企業構建虛擬化基礎架構時,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使用服務器通過存儲網絡連接存儲,這樣的傳統架構無法滿足虛擬化環境不斷變化的需求。低效的網絡存儲成為最大的成本開銷,并且它使得虛擬化架構更為復雜。對于相對靜態的工作負載而言,基于網絡的存儲架構能夠很好的滿足需求。對于虛擬化環境而言,尤其是當融合前云計算正在日益普及,使得整個數據中心越來越動態,虛擬機的創建和遷移依賴于大量的共享資源。這些特征使得管理虛擬機及其底層的基礎架構變得越來越復雜。
由于創建虛擬機變得越來越容易,導致數據中心內部數據量快速增長。在企業內部,使用虛擬桌面替代原來的工作桌面越來越成為趨勢。服務供應商需要幫助客戶解決他們無力承擔的虛擬化項目所帶來的成本和管理上的額外開銷。在傳統的集中存儲的架構上,虛擬機的蔓延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成本、性能和管理壓力。
超融合架構是標準X86服務器和存儲軟件之間的完美結合。不同于融合架構的將計算、存儲、網絡和服務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融合在一起,超融合架構所能夠實現的是將構成傳統IT基礎架構的多個構成部分實現無縫銜接(其中不僅包括計算、存儲、網絡和服務器虛擬化等基本組件,還包括備份軟件、快照技術、重復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和廣域網鏈路優化等)。簡單來說,它就是由多個獨立的服務器自帶直連存儲(DAS)組成的一個存儲資源池,DAS之間實現高速互聯,最終可以通過軟件實現統一管理。
超融合方案設計
新一代數據中心建設包含眾多信息化應用的實施,與此相對應,機房服務器和存儲設備也必將大量使用,并且隨著后期應用擴充和服務擴容,服務器和存儲設備的投入必然越來越龐大。一方面,管理硬件基礎設施的壓力和成本會不斷增大;另一方面,由于應用的多樣性,服務器和存儲難于有效整合,服務器的資源使用都遠低于其實際的處理能力,計算能力和存儲容量難以充分利用。
實施虛擬化/云計算數據中心,可以有效整合服務器及存儲資源,形成計算資源池,根據新一代數據中心各項應用的實際需要動態分配計算資源,最大效率的利用現有服務器及存儲設備,并對數據中心硬件設備進行有效管理和監控。
超融合架構在數據中心中承擔著計算資源池和分布式存儲資源池的作用,極大地簡化了數據中心的基礎架構,而且通過軟件定義的計算資源虛擬化和分布式存儲架構實現無單點故障、無單點瓶頸、彈性擴展、性能線性增長等能力;在虛擬化層可以自由選擇Hypervisor的品牌,包括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和KVM;而且通過簡單、方便的管理界面,實現對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層的計算、存儲、虛擬化等資源進行統一的監控、管理和運維。超融合基礎架構形成的計算資源池和存儲資源池直接可以被云計算平臺進行調配,服務于OpenStack、Cloud Foundry、Docker、Hadoop等IAAS、PAAS平臺,對上層的互聯網及物聯網業務等進行支撐。同時,分布式存儲架構簡化容災方式,實現同城數據雙活和異地容災?,F有的超融合基礎架構可以延伸到公有云,可以輕松將私有云業務遷到公有云服務。